按照“中央要求,当地所需,上海所能”总方针,自2010年起,上海通过人才组团、资源组团、项目组团、服务组团的方式,先后选派5批10轮共224名医疗专家,响应国家号召,跨越万里征途,从东海之滨奔赴帕米尔高原,扎根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喀什这片广袤热土。
在吴皓、吴韬、崔勇、周斌、陈尉华等历届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时任院长)及全体援疆专家的接续奋斗、无私奉献下,在一代代喀什二院人扎根边疆、奋发图强的努力下,喀什二院综合诊疗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今年是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15周年,也是喀什二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10周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上海市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领队、喀什二院院长陈尉华表示,将持续深化“以院包科”帮扶机制、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加强本土医疗人才培养、引入优化诊疗技术、拓展远程医疗应用等。“援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展示自身所学、报效祖国的良机,每个人都应心怀国之大者,做实关键小事。”
15周年不是终点,而是沪喀两地勠力同心,共绘健康新疆、健康中国新蓝图的崭新起点。未来,沪疆携手深入探讨新时代深化沪喀医疗协作的新机制、新路径,推动“组团式”援疆工作迈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广范围,让健康福祉的阳光普照祖国最西陲。
赋能边疆医疗,共筑健康防线
——沪喀医疗协作15年成果巡礼
8月7日,第三届沪疆医学大会暨2025帕米尔医学论坛月在新疆喀什启幕。大会以“赋能边疆医疗,共筑健康防线”为主题,论坛以学术月形式举办,涵盖开幕式、各学科学术月活动及闭幕式等环节,旨在全面展示15年来上海市医疗援疆的丰硕成果,持续深化两地医学学术交流,共同提升边疆地区医疗服务能力。会议将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疑难疾病诊疗、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手术示教等形式,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南疆地区医疗水平提升。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是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疆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新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喀什大学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喀什地区职业病防治院,现拥有13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9个地区质量控制中心、4个地区重点专科、10个地区疾病诊疗中心,13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中,已有10个向亚学科方向拓展,目前正在积极申报6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
2010年,南疆首个新型医联体成立之际,喀什当地民众眼里满是期盼;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筛查出的第一声清晰啼哭,让家庭重燃希望;首届沪疆医学大会上,沪喀两地专家紧握的双手,传递的不仅是医学的温度。上海(喀什)临床医学中心,从此成为希望的灯塔。
2015年,喀什二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10年来,从先进的电子病历系统(六级)到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落户,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连跃两档,到CMI综合能力排名从全疆第16位跃升至全疆第4位;从全球最远距离5G远程机器人心脏介入手术、全球首例5G远程国产机器人肺肿瘤根治术,到全球首例沪喀远程咽喉机器人手术接连成功,“上海技术、喀什应用”的愿景,从未如此清晰可触!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新质生产力在祖国西南边陲绽放的动人篇章,让“在家门口看上海名医”的幸福感,照进了南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同时,本次大会既是一场深情致敬,致敬15年来所有为沪喀医疗协作倾注心血的援疆专家、本地同仁及指导支持单位,更是一场展示,全方位、多维度展示上海“组团式”援疆在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培育本土人才、推动技术革新,让边疆群众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方面的卓越成就与感人故事。
新起点:互联网+智慧医院
——沪喀医疗协作的数字化跨越
回望来时路,2010—2013年,在时任喀什二院院长、第七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吴皓带领下,开创了沪疆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新局面。2012年,牵头建立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和地区听力障碍诊治中心;2013年,召开首届沪疆医学大会,成立上海(喀什)临床医学中心和新型医疗联合体。
2014—2017年,在时任院长、第八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吴韬的带领下,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探索创新出上海“组团式”援疆模式,获中组部等国家四部委高度肯定并向全国推广。2015年,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被评为2015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六级医院。
2017—2020年,在时任院长、第九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崔勇的带领下,持续深化三甲内涵建设,推进喀什地区整体医疗技术水平高速发展。2017 年,主办上海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医学论坛;2019年,建成ISO15189认证实验室医院,培养研究生数百名。
2020—2023年,在时任院长、第十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周斌的带领下,构建“传帮带”长效机制,培育扎根当地的医疗骨干队伍。2022年,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建成。
2023至今,在院长、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陈尉华的带领下,聚焦人才培养、医疗技术传承创新与内涵建设,国考、疆考排名屡创新高,医院管理质效显著提升,医务人员获得感、自豪感不断增强,为新时代援疆工作注入新动能、展现新作为。2023年,新一轮(九大)沪喀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启动;2024年,援疆儿科医生联盟正式成立;沪喀临床医学中心提质扩容项目顺利立项;2025年上海援疆医疗队员再次入选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座谈代表。
15年来,上海援疆医疗队始终将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与当地疾病谱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兼具南疆特征、喀什优势的特色重点学科群,包括:消化学科群、神经学科群、心脏学科群等。
同时,全力推进新一轮(九大)沪喀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包括:沪喀麻醉手术中心、沪喀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心、沪喀口腔诊疗中心、沪喀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沪喀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沪喀肿瘤疾病诊疗中心、沪喀心脏外科疾病诊疗中心等。
互联网技术支撑方面,2013—2025年6月,累计开展远程会诊6370例,年均500例。其中,对接上级单位1462例,年均112例;辐射下级单位4908例,年均378例。通过建立深层次、多形式的医联体合作,秉持“医院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理念,与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在学科发展建设、管理模式、品牌创建等多方面共享经验。
“喀什—上海”跨区域肿瘤中心医联体及沪喀远程专家门诊,为患者“隔空把脉”,提高了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2024年上半年信息系统全面升级,建成互联网医院,开启了喀什二院“互联网+智慧医院”发展新起点。
一方面,上海援疆医疗队注重“请进来”。在顶尖医疗人才引入层面,周良辅、戴尅戎、张志愿、葛均波、王红阳、范先群、夏强、贾伟平等8位院士及毛颖、周行涛、马雄等126名来自上海各医学领域的一流专家在喀什成立各种形式的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名家工作室等各类平台。上海市卫健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及上海市知名三甲医院累计2.3万余人次,开展授课2765例、教学查房1649次、义诊巡诊1527次。
另一方面,上海援疆医疗队重视“送出去”。学历提升方面,上海健康医学院喀什定向本科生累计七届招生,已毕业98名,目前在沪学习84名。2013年起,通过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合作的在职研究生培养项目,共培养269人次。能力提升方面,36个临床医技科室的123名医务人员、15个职能部门的25名管理人员赴上海进修。
“现役”:新技术新项目184项
——沪喀医疗技术创新的突破与传承
自2023年以来,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84项,其中,南疆首例57项、全疆首例20项、全球首例4项。包括沪疆5G远程机器人肺部肿瘤手术、远程泛血管介入机器人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人工智能经口手术机器人远程头颈外科微创手术、5G 远程气管镜机器人手术等。
尤其,第十一批第二期专家填补各类技术空白65项,其中,南疆首例17项、全球首例2项,开展院外会诊31次,义诊282人次,带教1150人次,讲座40场,义诊巡诊13次,服务群众1094人次。
科研方面,喀什二院2024年科研项目立项19项,实现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3项、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2项等多个零的突破,还包括自治区科技援疆项目2项、自治区卫生与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项等。发表论文12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5篇、SCI论文18篇。
今年5月,孙健专家工作站、马雄专家工作站、钱菊英专家工作站及季大年客座教授、段亮专家工作站等签约仪式先后举行。目前已有64名上海专家工作站专家,2个学科咨询专家、客座教授38名,为学科建设精准把脉。
“师带徒”结硕果,第一期“师带徒”科室骨干培养计划涵盖43名临床学员与23名管理学员;第二期“师带徒”科室骨干培养计划覆盖50名临床学员与23名管理学员。“一带一”“一带 X” 全天候带教模式实现了从“师带徒”到“徒带徒”的转变,造血功能初步显现,成功为南疆喀什培养并留下了一支高水平且带不走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
伊力哈木江出生于医学世家,现就职于喀什二院心外科。2023年至今,他先后师从上海新华医院心胸外科专家朱家全、张俊文。目前,他已能独立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开胸手术,以及B型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手术和先心病的介入手术。以往,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需第一时间转往乌鲁木齐救治,部分患者在途中不幸离世。朱家全、张俊文医生给喀什甚至整个南疆地区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上海援疆,不只是医疗技术的输出,更是心灵的交流,让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者使命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3月,喀什二院卒中中心荣登全疆质控榜首。喀什二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医生阿不都克尤木·亚生,于2023年5月与第十一批第一轮上海援疆医疗队成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王子高结对,跟随学习近一年半。目前,阿不都克尤木已能独立开展高质量的神经介入手术。去年底,其团队成功开展新疆首例“脑灌注成像指导下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技术。
如今,曾是徒弟的阿不都克尤木自己成功“晋级”,带教两名新徒弟且初见成效。“这份成长与感动,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向所有不远万里、倾情奉献的援疆医疗队队员和援疆干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陈尉华表示,未来,将深化沪喀(九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和“以院包科”模式;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含创伤中心);“种子培养计划”“土壤改良计划”将持续发力;加强互联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助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标虽多配资平台查询网站,援疆时间却相对紧迫,陈尉华甘愿做那个挖井栽树的“前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坚信:今天的每一分努力,都将在未来的日子结出硕果;每一位援疆专家的付出,都将为喀什二院新一轮的发展、为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事业筑牢根基。
钱龙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